Meih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61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880/3801 (76%)
造访人次 : 3898680      在线人数 : 65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MUI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619


    题名: 職業運動商業化的功利內涵與道德危機之探討
    作者: 許玫琇;陳佳儒;張富鈞;張耿介
    贡献者: 美和技術學院通識中心專任講師;大仁技術學院專任講師;大仁技術學院專任講師;大仁技術學院專任講師
    关键词: 職業運動;功利內涵;道德危機
    日期: 2002-04
    上传时间: 2011-04-09T06:05:24Z (UTC)
    摘要: 職業運動自萌芽發展至今,對於社會教化、專業提昇、經濟刺激、團隊凝聚及文化的傳遞有其正面的意義。然而由於運動商業化之故,競賽表現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論企業團體、球團聯盟、教練、選手,甚至觀眾球迷及犯罪組織等,因為利益所趨,爭權奪利、壟斷操控、欺詐、賄賂甚至暴力相向等,所引發的種種道德上危機,也使得職業運動衍生負面的評價。我國職業籃球及棒球運動未能及早防杜流弊,重蹈覆轍導致目前處於萎靡不振或解散狀態,唯有聯盟協調合作、企業回饋深耕,並與媒體共存共榮,共同創造利潤,導正觀眾及選手走向高品質、高水準,如此一來,傳統的業餘運動精神與價值雖然被商業化、甚至職業化,但是只要運動的精神價值依然超越經濟因素,運動雖不完美,但至少它還能生存,因為商業化運動的危害並不是金錢,而是貪婪。
    显示于类别:[美和學報] 20期(2002/04)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M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