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h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331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880/3801 (76%)
Visitors : 3887712      Online Users : 9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MUIR > College of Human Ecology >  > Papers >  Item 987654321/331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3312


    Title: 體育課樂趣理論與研究之評析
    Authors: 劉兆達;李文心;黃欽永
    Date: 2017-04-12
    Issue Date: 2017-04-13T07:28:14Z (UTC)
    Abstract: 體育課能夠提供學生身體活動的機會 (Corbin, 2002),提升其健康體適能及正
    面的學習經驗,更可讓學生具有主動的身體活動型態,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Nelson,
    1991),體育課正好可以提供學生身體活動的機會。Scanlan 與 Simons (1992) 以運
    動承諾 (sport commitment) 模式的觀點來看運動行為和相關因素,認為運動樂趣是
    其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更是決定持續參與運動的主要因素。因此,體育課程設計
    中必須考慮到其運動內涵與型式,透過規劃與設計讓學生從運動參與經驗中所獲得
    正向情感反應,體驗到運動樂趣後,藉以提高學生持續參與體育課的意願。雖然體
    育課能夠帶來許多正面益處,但大專院校學生對體育課修習意願並不高,僅達到普
    通的程度 (林保源、洪大程、吳榮文,2011),可能原因是體育課內容不符合學生
    期望或興趣 (Luke & Sinclair, 1991),甚至是體育課無法為學生帶來樂趣,造成學生
    停止參與體育課 (Garn & Cothran, 2006),亦有可能是技術能力的因素,Portman
    (1995) 指出低技能學生缺乏足夠時間學習基本技術,也無法執行遊戲中的技巧,
    因此,無法有成功的經驗;再者運動技巧的獲得也是建構體育課樂趣的重要因素之
    一 (莊皓雲、陳正專、張家銘,2007)。換言之,對於低技能學生來說,體育課無
    法為他們帶來樂趣。而根據運動樂趣的評價理論,由於個人知覺能力之本能,當其
    面對環境挑戰時的勝任能力 (competent) 與自我決定 (self-determining) 會激發個
    人內在動機行為 (Deci, 1975)。或許可以思考體育課程的設計要如何增強學生的內
    在動機,以提高低技能學生的學習動機,以符合學生的期望並從中獲得樂趣。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Paper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劉兆達;李文心;黃欽永體育課樂趣.pdf711KbAdobe PDF2226View/Open


    All items in M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