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以「視覺藝術社群」為對象,「如何形成」為提問,「網路媒體使用」為觀察策略,欲藉此探討網路文化在藝術教育上的意義,論述藝術教育實踐與研究的發展方向。
方法上,則以Goffman的社會互動論為理論工具,將網路的「介面」視為社群營造的「文化產物」,以「電腦繪畫社群」(CG Society)為個案,通過「介面」分析,描述藝術社群形成與交往的機制其意義。研究發現,「電腦繪畫社群」在網路媒體界面中,至少展現四種互動機制,包括展覽、競賽、教學與市集,而交涉環境安排與榮譽,深化「在此」進行活動的現實意義。「電腦繪畫社群」不僅為使用者建構明確的目標、任務與意義腳本,更提供創作行動發生的「榮譽象徵」及贈與貢獻的「禮物文化」。
據此,個人認為,藝術教育的實踐,藝術教育的實踐,若著重社群發展,則應建構創作群之分享贈與及互教文化,以「參與形成」做為評估的考量。然則,網路雖強化視覺藝術社群的聯繫與文化生產,卻非所有藝術社群都以此方式運作與獲益,未來不同藝術社群如何「使用媒體」形成自身的展演文化,會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