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所謂「重言詞」,乃是由兩個相同的字重疊所構成的詞語。《詩經》文辭頗多
重言詞,古人已有所留意,如《文心雕龍‧物色篇》云:「灼灼狀桃花之鮮,依
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出日之容,瀌瀌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
蟲之韻。」清人王筠《毛詩重言》亦云:「《詩》以長言咏嘆為體,故重言視他經
為多,而重言之不取義者尤多。或同言而其意義迥別,或異字而義則比附。」今
人向熹《詩經語文論集》統計《詩經》重言詞計有353 個,大多作為形容詞之用。
楊合鳴〈詩經疊根詞略論〉則將重言詞分作疊音詞和疊根詞,其中疊根詞乃是由
兩個相同的詞根重疊而成,而疊根詞皆為形容詞。
因此,《詩經》之重言詞多為形容詞,學者已有共識。然而,歷來解釋《詩
經》之重言詞,其意義多有歧異,有望文生訓者,亦有隨文注解而前後矛盾者,
更有同一詞語而各家爭訟不決者。茲以《詩經》之「浮浮」、「丸丸」、「陶陶」、「閑
閑」、「夭夭」等五個重言詞為例,作一深入之探究,以釐清其真正涵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