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屏東縣政府為對於年滿15歲有就業意願及就業能力,且不足以獨立在競爭性就業市場工作之身心障礙者,提供深入且持續之職場支持等專業服務,以協助其在一般職場中就業,期能改善生活經濟及提昇其生活品質。
根據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資料指出至2013年8月止,屏東縣身心障礙者人口數(新制+舊制)總計5萬390人,其中15至64歲潛在身心障礙就業人口約有3萬0,045人(新制5,049人,舊制24,996人,扣除植物人及失智症者361人)佔身心障礙者總人口數58.90%;就障礙類別論,肢體障礙1萬1,787人佔最大宗(39.23%:障礙等級極重度0.47%,重度4.48%,中度14.09%,輕度20.19%),再次為慢性精神病患者4,719人(15.71%:障礙等級極重度0.19%,重度2.14%,中度9.53%,輕度3.84%),再依序為智障、重器障、多障等。屏東縣33鄉鎮市(1市3鎮29鄉,包括8個原住民鄉及1個平地原住民鄉及1個離島)身心障礙者人口數,則以屏東市佔最大宗,再次為內埔鄉,再依序為潮州鎮、萬丹鄉…等。
屏東縣原為農漁牧業豐富的農業大縣,且屏北、屏南工業區大多以傳統產業為主,但近年來為使屏東具備一級產業的發展優勢,本府在既有的屏東、屏南、內埔三大工業區外,還有打造「觀光」及「科技」大城的願景,將結合本縣農、漁業培育技術,引進「農業生物技術園區」,並以低污染、高產值為目標,設置「屏東加工出口區」;因此本縣整體就業市場結構已逐漸變化,為協助身心障礙者更確切地掌握職場動態與職能需求,渠等就業前的就業潛能評估顯得更形重要。
屏東縣轄內身心障礙機構及團體共33個潮州以北(屏北地區)27個(屏東市、長治鄉、內埔鄉、萬丹鄉….等),潮州以南(屏中、屏南地區)6個(潮州鎮、東港鎮、新園鄉、恆春鎮、獅子鄉),但大部分身心障礙機構及團體目前以日間托育養護、陶冶訓練、休閒活動為主,其中提供職業重建相關服務單位大致集中在屏北地區,偏遠地區因缺乏可扶植及培養之身心障礙機構及團體而導致職業重建相關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偏遠地區之身心障礙者較無資源可運用之困境。
為協助相對更為弱勢的身心障礙者失業勞工順利進入職場以及穩定就業,並將有用資源妥為分配,本案將辦理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以協助有工作能力、但尚不足於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之身心障礙者,施以支持性及個別化之就業服務;另可提昇屏東縣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功能並落實服務在地化及普及化,以增進身心障礙者就業資訊之暢通,並確保提供其更細緻的服務品質,以建立更完整的服務流程,使本縣就業安全網絡更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