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語言學者研究指出,嬰幼兒語言發展最重要的黃金期在三歲前,作為主要照顧者(父母、祖父母或是保母)是嬰幼兒生命的第一位導師,家庭也是最自然的學習環境,如何積極營造嬰幼兒族語學習環境,成為族語振興工作之重要基石。本計畫即提供原住民嬰幼兒最自然的學習族語環境,達成族語傳承目標,促進在地就業。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既是文化載體又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具體展現一個民族的思考方式和看待客觀世界的眼光。從「綠色語言生態學」的觀點,保留世界上各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化,能夠豐富彼此,創發具動態相互滋養的健全大文化體系。
0-3歲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家庭更是族語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因應政府推動之親屬保母相關政策,發揮原住民地區隔代教養之優勢,擬定此「族語傳家計畫」。以此計畫中的原住民族語保母在家照顧嬰幼兒,達到族語家庭化及文化傳承的功能。為此本計畫透過培育具族語與托育能力之原住民保母;家訪員的培訓與訪視;幼兒族語和發展檢核表、族語保母傳承語言文化操作手冊等工具的研發;親職講座與經驗分享的舉辦;優質族語保母的表揚與成果展等項目舉辦,以期達到以下目標:
1.培育兼具保母專業知能及族語傳承能力之族語保母,以落實族語學習家庭化、部落化。
2.把握嬰幼兒語言發展黃金期,建構優質的族語文化學習環境,以促進嬰幼兒潛能發展。
3.提升原住民祖父母及父母的族語托育知能,強化親職教育功能。
4.增進原住民家庭的社會資源,提供部落在地就業機會。
本案之具體作法包括:1.為族語保母計畫設立單一諮詢服務窗口,以利族人及行政單位和專管中心之聯絡互動。2.透過保母培訓課程及族語文化課程來培育原住民地區使用族語之保母。3.培訓本計畫之家訪員,定期到宅了解及協助族語保母們的育兒及族語使用狀況,並有隨機抽查訪視之機制。4.修訂嬰幼兒發展手冊及族語傳承操作手冊,以供家訪員進行嬰幼兒表現評估及族語保母。5.定期舉辦親職教育相關活動,使族語保母習得新知並有相互分享之機會。6.與各地之社區保母平台合作,協助族語保母認識及運用各種社會資源。
今年度的計畫特別規劃奠基於102年度之工作成果,其中包括:1.族語保母訪視手冊細分出每一個階段的訪視重點,如初次訪視、月訪視、季訪視、年訪視重點。2.除原定之嬰幼兒發展手冊外,再加入早期療育初篩表以利早期發現特殊需求嬰幼兒。3.族語文化學習手冊目前4
雖有6種原住民族語在內,但僅給部分範例。本年度的族語文化傳承保母操作手冊則將涵蓋目前在計畫中的族語類別,並且運用36小時的族語文化學習課程,將內容製作成教材教具,讓族語保母可以直接帶回家使用。4.督導查核手冊的內涵,也會依據102年度的缺失進行更完善的修改,如將訪視流程及資料製作成一份的資料手冊方便督導人員翻閱使用。5.與各縣市政府間的族語保母相關資料的聯繫及獎助金的發放聯繫,也將於工作協調會中再討論更順暢的流程。6.邀請計畫內的行政人員、家訪員、族語保母及家長加入計畫的FB封閉性社團,以利訊息的交換與溝通。
本案是族語學習由家庭保母開始實施的第二年方案,案件之重點在於重點政策的修訂及落實,以及各種執行時相關手冊的增訂。再者,於本次計畫結束後,給於未來計畫相關建議,期待原住民族語族語家庭化之落實並期後續族語之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