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影響國人參與運動觀光之服務品質因素,並進一步建構臺灣運動觀光產業服務品質指標。本研究方法以PZB服務品質模式為理論基礎,自行發展「運動觀光服務品質調查問卷」為工具,以居住於台灣地區年滿十六歲以上曾參與運動觀光旅遊之民眾1738名為樣本,再依分析的需要將此樣本隨機分為三組。先以第一組樣本作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項目分析,以獲得運動觀光服務品質指標因素結構,再以第二組樣本進行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建構服務品質指標之信度與效度,然後使用第三組樣本做此一測量模式之複核效化,採多群組分析進行逐漸嚴苛之多層次檢驗,以確保服務品質指標具有穩定性以及預測力,上述資料以SSPS14.0及AMOS17.0進行分析。本研究的結果如下:(1)經探索性因素分析,發現運動觀光服務品質指標因素包括:可靠性、保證性、關懷性、有形性、回應性等五項因素,其中以可靠性之影響最大,其次依序為保證性、關懷性、有形性、回應性,五個因素共可解釋總變異量75.34%,且具有良好內部一致性;(2)經驗證性因素分析,運動觀光服務品質指標之有形性、可靠性、回應性、保證性、關懷性的潛在構面均具有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3)複核效化分析,兩群樣本之觀察變項負荷量均為等同,本研究所建構服務品質指標具有跨樣本或跨情境之有效性。綜合而言,本量表因素結構良好、具有建構效度,信度考驗也達到標準,且蒐集的資料適配於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論模式,而模式的穩定性也通過最寬鬆至最嚴苛之統計考驗,顯示PZB服務品質模式理論五構面可應用於運動觀光服務品質指標之建構,唯應考量不同運動觀光型態、服務組織特性及消費者區隔,並經由指標之修正來符合實際之運用。 |